第104章-《六零年代大厂子弟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第    104    章
    戴誉怀疑夏露兴许是趁着他忙碌的这段日子,    偷偷跑去什么地方进修了!
    不然怎么突然就开窍了呢?
    “你真要跟我去泡温泉啊?”
    他咧着嘴问。
    唇角自有它的想法,戴誉根本控制不住想要上翘的冲动。
    “对啊,    本来只想找几个女同学一起去的。
    不过,    你最近实在太累了,又整天钻牛角尖,还不如出去换换思路呢。”
    夏露劝道,    “出去走一走,    没准可以找到新的灵感!”
    戴誉根本不用人劝,有这等好事他当然要积极参与了!
    “丁玲玲她家在哪儿啊,    啥时候去?”
    戴誉迫不及待地问。
    虽然跟丁支书已经做了一个学期的同学了,    但他还真不知道丁玲玲家里的具体情况。
    “具体在哪儿,    我也说不清,    反正离北京挺远的,    据说有四五十里地呢。”
    夏露顿了顿,    又道,“时间还没确定,估计得找个周末吧。
    回头我再跟玲玲确认一下,    看这周六去行不行。”
    丁玲玲早就邀请过她了,    只不过她一直没拿定主意。
    距离那么远,    光是往返就得大半天,    她原本是不想去的,    但是戴誉的状态实在是不好,干脆拉着他出去溜溜好了。
    戴誉这会儿也不想水泵的事了,    赶忙撺掇道:“那你快去跟她定个时间,    最好这周六就去!我明天陪你到百货商店买泳衣去!”
    夏露奇怪地问:“买泳衣干什么?”
    “她家附近既然有温泉,    那肯定是在北边没跑了。
    我听说那边有的温泉池子还挺大的,可以游泳。”
    戴誉笑眯眯地问,    “你会游泳不?
    不会我可以教你啊!”
    总算回过味来的夏露斜眼瞟他一眼,而后也笑眯眯地答:“不知道能不能游泳,不过,玲玲说他们都是穿衣服进去泡的。”
    笑容倏地僵在脸上,隔了几秒,戴誉才若无其事地说:“穿衣服下去泡既难受,又起不到美容保健的作用!在这一点上,你们女同志真是太吃亏了,你看我们男的,脱了衣服就蹦下去了!”
    “嗯,没事,等我们女生泡完了,你自己脱了衣服蹦进去泡个痛快吧!”
    夏露十分体贴地说。
    戴誉:“……”
    小夏还是那个小夏!果然是他想多了……
    好在他原本就没敢奢求太多。
    毕竟他岳父虽然远在滨江,但是紧箍咒还是时刻加在他身上的。
    戴誉自我安慰道,能一起出去玩就已经很不错了!刨去叮铃铃同学这个电灯泡,四舍五入也算是二人世界了。
    不过,二人世界的想法终究只是想想而已。
    晚上刚从实验室回去,佟志刚就给了他一个晴天霹雳。
    “你说啥?”
    戴誉不确定地问。
    “我说,礼拜六不是要去泡温泉嘛。
    那天要带些什么,怎么出发,咱们几个先合计一下吧!”
    佟志刚重复。
    “……”戴誉没什么表情地问,“咱们几个?
    都有谁啊?”
    不待佟志刚回答,屋里的另两人便自觉举起了手。
    “(5)班这周末去颐和园,所以就不带他们俩了。”
    佟志刚伸手指指(5)班两个男生的上下铺,又道,“到时候,男生这边就咱们寝室的四个。
    女生那边具体几人还没定呢。”
    “丁玲玲原本只想带女生去的,幸好你先加入了,让我们这些男生都能跟着沾沾光!”
    戴誉:“……”
    这么多人去泡温泉是要下饺子嘛?
    刘小源就像要去秋游的中学生似的,兴奋异常:“咱们班除了开学的时候一起去过一次颐和园,已经好久没有组织过集体活动啦!”
    虽然这次只有他们四个男生,但是也够让他开心的了!
    关于集体活动这件事,主要还是怪戴誉这个团支书太不上心了。
    自从他加入了章教授的实验室,就一心扑在项目课题上。
    能按时去上基础课就不错了,哪有时间组织集体活动。
    不过被刘小源这样一提醒,他便将这事记在了本子上,之后确实得找机会组织一次全班同学的集体出游了。
    戴誉伸手在刘小源的头上揉了一把:“那你这几天好好准备一下吧,你不是还没去过农村嘛,把该带的东西都带上。”
    礼拜六这天下午他们没课,在食堂吃过午饭,几人便出发了。
    男生四人都是数力系的,女生那边丁玲玲和夏露,还带了她们在学生会玩得好的一个朋友。
    这女生与戴誉也算是熟人,正是那个在来京的火车上与他们交换过罐头的胖丫头,历史系的纪蓉。
    纪蓉一如既往地热情开朗,七个人刚碰面,她就跟刘小源凑到一块去了,两人像小孩似的,捧着脸畅想了一番美好的农村生活。
    事实上,除了戴誉这个最近经常往乡下跑的,以及陈显这个土生土长的山里娃,其余几人都是没去过农村的。
    纪蓉还感慨道:“咱们这一届学生也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,我听系里的学姐说,他们那一届的所有学生,都是去公社学农过的。”
    丁玲玲挑眉问:“那你没问问你学姐,是喜欢在公社学农还是喜欢回学校上课?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