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五月下旬, 巳时初刻(上午九点), 虽是上午, 但阳光炽烈, 太阳下已经有些站不住人了。 路上行人也多是选择在树荫下行走,以躲避阳光。 积英巷, 街口路边的树荫下, 站着摆摊的货郎、卖水果的摊贩不时的吆喝一声招揽买卖, 也有搬着板凳坐在树下乘凉,或扇着蒲扇看着孩子,或做活的妇人, 路上还不时有挑着扁担的汉子经过,扁担两头都挂着干净的木桶,里面装的乃是几文钱一桶的井水。 这天气愈发炎热,贩卖冰凉井水的买卖愈发的火爆了。 经过一处挂着‘盛’字灯笼的大门时, 挑水的汉子侧头看了一眼, 正好看到有人端着木盆在门内走来走去, 京中各家的门户,挑水的汉子进过不少,只一眼就知道那是大户人家的门房小厮。 十来岁的小厮端着盆走来走去,乃是在往地上洒水。 门内洒了水,一个作用是抑制尘土,一个是能让附近清凉一些。 能这样用水的,显然是家中有井。 盛家门内洒水的小厮,将目光从门前经过的送水汉子身上收回。 正要继续洒水,却猛地停下了动作,随即笑道:“丹橘姐姐,天这么热,您还要出去?” 蹙着眉头挎着竹篮走过来的丹橘挤出一丝笑容,点了下头:“对。” 看着门前的水渍,丹橘双手微微提起了裙摆。 几步走出大门,丹橘朝着左右两边看了看,回头道:“你们门房有接到,内院儿要用马车的信儿了吗?” 小厮略有些茫然的放下木盆,摇头道:“丹橘姐姐,小的不清楚这事儿。要不我去马厩问问?” 丹橘又探头朝外看了眼,摆手道:“多谢!但不用去了,马车过来了。” “哎!”小厮点头,目送丹橘上了马车。 盛家内院, 辟为孔嬷嬷课堂的厢房中, 房子用料极好, 屋外又有门廊遮挡着阳光直射, 所以便是没有冰鉴和转扇,洒过水后屋内依旧有明显清凉的感觉。 屋内, 四张书桌一字排开, 孔嬷嬷并未在此, 只有盛家两房四个兰或坐或站的待在屋内。 墨兰的贴身女使云栽,眼中满是歉意的看了眼小桃。 小桃却似乎毫无察觉的看着明兰。 一旁, 如兰抬着下巴看着墨兰,道: “我说四姐姐,你可真是会管女使呢!这走路都不带看路的。” “打翻了六妹妹的五彩墨盒,你这当主人家的,连句道歉都没有。” 墨兰撇着嘴,一脸委屈,似乎下一秒就会哭出来,道:“云栽只不过是着急了一些,有些不小心罢了。” “左右不过是一个墨盒,我赔六妹妹就是了。” 如兰嫌弃道:“左右不过一个墨盒?四姐姐,你是没去四宝斋转过么?不知道这册子和墨盒值多少银钱?” 看了眼正在拌嘴的如兰和墨兰,品兰走到明兰身边关心道:“六妹妹,你没事儿吧?” 明兰低着头摇头,道:“品兰姐姐,我没事儿。” 说话的时候,明兰还用自己手中精致的帕子,细细的擦拭着摆在身前桌上的册子。 似乎这在外面值二三两银子的帕子,还不如身前的册子珍贵。 明兰身后的小桃,看向明兰的眼神中更满是心疼。 品兰闻言关心的看着明兰,点了下头说道:“这就好。” “嗯!”明兰回了一声。 明兰身前的册子,不同于市面上常见的册子。 只见这本册子由真皮皮革当封面,和后世打印纸一般大小,厚度比平放的手掌还要稍高一些。 但此时已经被各种颜色的墨汁侵染,没了素净好看的模样。 品兰见此,又说道:“六妹妹,不行就问问徐家靖表哥,问他是从哪里定的这种册子,这本送的不能用,咱们自己花钱再买一本就是。” 明兰抬起头,看着品兰道:“品兰姐姐,没事儿的!只是那几页染墨了,其他的还能用。” “行吧。”品兰点头道。 明兰挤出一丝笑容。 其实, 在明兰心中,这本徐载靖送给四个兰的册子,无论如何她也不会换的。 明兰还记得自己从青草手中接过册子时的高兴心情。 虽然是四个兰都有,但听说是徐载靖亲自找店家定制的之后,丝毫不影响明兰更是将其视若珍宝。 第(1/3)页